金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,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风雨露。营商环境只有更好,没有最好。
“2019年公司销售额1000多万,2020年翻了一倍,去年增长至4000多万,今年我们的目标是8000万。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,我们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,感谢工商银行对我们科技型创业公司的支持。”5月9日,武汉水之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定心表示。
武汉水之国获得的信贷支持,是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为小微企业发展加速度、减负担的一个缩影。一直以来,该行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,全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供给和质效。数据显示,2019-2021年三年期间,该行普惠贷款增长超160亿元,实现余额翻番。
湖北三峡分行深入秭归县郭家坝村,实地考察当地柑橘加工企业,助力“柑橘设备快贷”创新方案的落地实施。
●去年普惠贷款增速达43%
武汉水之国,去年在湖北工行获得了“首贷”,额度近200万元。这得益于湖北银企线上对接平台的搭建。
这家公司自2015年创办以来发展迅速,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武汉市科技“小巨人”、光谷瞪羚企业等称号。“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,资金链是发展关键。近年由于疫情反复,我们回款的速度受到影响。”该公司财务经理朱粮地说,由于计划新建实验室,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登录“汉融通”平台填写融资需求,“没想到工行很快就联系上了我们”。因为纳税信用情况良好,工商银行武汉九峰新区支行为武汉水之国办理了一笔纯信用贷款,在这笔资金支持下如今实验室即将完工。朱粮地称,“因企业发展,目前银行已经在为我们办理第二笔贷款”。
对于小微企业来说,如何与银行精准对接,是首贷的最大问题。记者了解到,为畅通银企对接“绿色通道”,人行武汉分行今年初正式启动发布“楚天贷款码”,企业无需注册,扫码后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意向贷款银行,银行内部系统与“楚天贷款码”系统直连,可实时收取企业贷款申请,并安排业务人员联系对接。
目前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“楚天贷款码”业务办结率达90%以上,借助该平台与客户点对点精准对接,累计为300余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10亿元。这是该行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,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个缩影。据了解,2021年末,该行普惠贷款增速达43%,位于全省银行业系统前列。
●线上普惠融资余额突破200亿
除了融资可得性,湖北小微企业信贷便利度在持续提升。
十堰宝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瞿波坦言,自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,就几乎没有踏足银行。该公司主要为汽车企业供应车桥制动器,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,材料成本骤增,资金流转困难。“我们在工行申请了一笔半年期滚动使用的纯信用贷款,额度为300万元。”瞿波说,“都是线上提交贷款申请,系统根据相关标准审核,客户经理上门处理线下事宜,企业融资环境比前些年好了很多。”
从十堰宝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这笔融资,看到了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在提升小微融资服务体验方面的努力。在服务有效性上,该行推出“标准化+个性化、短期+长期、线上+线下”普惠金融服务体系,推动资金精准直达小微企业。尤其是近年来,无接触消费新模式,强化科技和普惠业务相融合,持续完善“信用类、抵质押类、数字供应链”三大类数字普惠产品线;在融资场景创新拓展上,推出结算、税务、用工、跨境等多个特色融资场景,引导分行拓展烟草、香菇、茶叶等涉农融资场景,为更多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适配的普惠数字产品。
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,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线上普惠融资余额突破200亿元,支持了近2万家小微企业发展,线上融资业务增量占全行普惠贷款增量的100%以上。此外,推进“限时办结制”,办理环节、办理时间、申请材料数量持续保持下降。
●普惠利率保持同业较低水平
在朱粮地和瞿波眼里,他们所在的小微企业信贷成本也在降低。两家企业目前贷款利率年化不到4%。瞿波感叹到,降低的融资成本,多少缓解了一部分因材料涨价给企业带来的压力。
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新投放的普惠贷款平均利率较疫情发生前下降近100BP,保持同业较低水平,同时严格杜绝任何违规收费行为。该行正在组织开展“数字普惠新形象”主题营销活动,期间对主打的普惠重点产品给予充分利率优惠,最大化让利小微企业。
为了与小微企业共克时艰,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客户,不盲目抽贷、断贷、压贷,并通过展期、续贷、延期还本付息等方式为受困企业做好融资接续安排,累计为2.8万余户小微企业发放纾困贷款超400亿元,助力增强小微企业特殊时期经营生产的稳定性。
2016年,吴定心在央视一档创业节目上说出了自己“处理污水,修复生态”的梦想。而在工行武汉九峰新区支行信贷部负责人心里,也有一个期望:希望通过工行信贷支持,看着企业慢慢成长壮大,帮助企业家把小梦想铸成大辉煌。
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36号